旅游景點

群峰挺拔滴水巖“蘇溪亭上草漫漫,誰倚東風十二欄”。這是唐朝戴叔倫所作“過蘇溪”中的詩句。如今,蘇溪之上山環水縈、林木郁深、清氣襲人的那種景致已減色許多。所幸的是,蘇溪之上滴水巖景區的風景卻倍增秀色,令諸多游人倚欄觀賞,暢游忘返。
當您走過蘇溪下橋向左拐,便有一雄偉的石旗桿向您招手,這里就是群峰挺拔、怪石參差的滴水巖景區。
進入景區,沿巨巖拾級而上就是胡公殿。殿內不僅有胡則塑像,還有宋朝抗金名將宗澤的塑像。出胡公殿,繞石級而上,是彌勒寺。寺內大殿中高7.5米,腰圍直徑7.3米的彌勒佛由一巨巖雕鑿而成。大殿前兩側,還有兩尊緬甸玉佛。這兩尊玉佛原是緬甸佛教界贈給樂清法華寺的,法華寺方丈得知滴水巖風光秀麗,且頗有建樹,故而轉贈。佛像石質細膩、滑如琉璃,渾身閃閃發光,堪稱雕藝一絕。

出彌勒寺沿南側巨巖登高約20余米,是為紀念元石一贅進士講學于此而建的講學閣。穿過講學閣,數步之外便是賞景的理想處所景賞亭。再繼續攀登數十米,便來到滴水巖巔。這里一座新建成的七層寶塔格外吸引游人。游人可沿塔內的石級盤旋而上,不僅能欣賞塔上的石獅、石龍和內壁的千尊佛像,而且每登上一層,還可沿塔外的走廊繞一圈,觀賞一番山下的景致。直到登上塔頂,蘇溪新貌盡收眼底。


99在线视频播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