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烏概況
義烏地處浙江中部、金衢盆地東緣,市域面積1105平方公里,下轄6鎮8街道,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111.1平方公里,本地戶籍人口87.2萬,常住人口188.5萬。義烏歷史悠久,建縣于公元前222年,古稱烏傷,因孝子顏烏而得名,1988年撤縣建市。義烏名人輩出,歷史上孕育了“初唐四杰”之一駱賓王、宋代名將宗澤、金元四大名醫之一朱丹溪、南朝梁代禪宗著名尊宿傅大士,以及現代教育家陳望道、文藝理論家馮雪峰、歷史學家吳晗等一批名人志士。改革開放以來,義烏堅持和深化“興商建市”發展戰略,以培育、發展、提升市場為核心,大力推進工業化、國際化和城鄉一體化,走出了一條富有自身特色的區域發展道路,成為改革開放全國18個典型地區之一。2011年3月,經國務院批準開展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2019年1月,省委省政府下發義烏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驗區框架方案。2020年8月,國務院批復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擴區到義烏。

義烏的發展一直得到習近平總書記的關心關懷。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上海工作期間,先后12次到義烏調研指導,要求省委總結推廣“義烏發展經驗”,指出義烏的發展是“莫名其妙、無中生有、點石成金”的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總書記10次在國內外重要場合推介義烏,肯定“義新歐”中歐班列是共建“一帶一路”的早期收獲,為義烏定位世界小商品之都。2014年11月,李克強總理蒞臨義烏視察并發表了重要講話,稱贊義烏小商品市場是中國名片,義烏商貿城堪稱當代“義烏上河圖”。
近年來,義烏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忠實踐行“八八戰略”,奮力打造“重要窗口”,加快建設世界“小商品之都”,實現經濟穩中向好,社會和諧穩定。2021年全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730.16億元,增長11.6%;完成地方財政收入193.7億元,增長19.4%,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27.5億元,增長20.3%;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3%;完成出口3659.2億元、進口243.9億元,分別增長21.7%和95.3%;城鄉居民收入為86628元和46121元,分別增長8.1%和9.4%。三次產業結構為1.4:32:66.6。2022年上半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82.1億元,同比增長6.5%;1-7月一般公共預算收入93.94億元,增長19.2%;固定資產投資428.5億元,增長15.6%;出口2444.4億元,增長29.1%。
義烏市場經營面積640余萬平方米,經營商位7.5萬個,匯集26個大類、210多萬種商品,編制發布全國首個“市場信用指數”和《小商品分類與代碼》行業標準,被聯合國、世界銀行等權威機構譽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發市場。在促進主體市場持續繁榮的同時,線上線下融合、進口出口互動全面推進。義烏電子商務展現蓬勃發展之勢,內外貿網商密度分列全國第一、第二,快遞業務量位居全國各大中城市第二,跨境電商業務量位居全國第三批跨境電商綜試區第一。打造“義烏中國進口商品城”“進口商品孵化區”等日用消費品進口展銷平臺,引進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5萬種境外商品。
每年到義烏采購的境外客商超過56萬人次,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5萬多名境外客商常駐義烏。與全球233個國家和地區有貿易往來。義烏市場吸引了沃爾瑪、麥德龍等20多家跨國零售集團和30多家國內知名連鎖超市常駐采購,全市現有各類外資主體8000多家,其中外商投資合伙企業近2000家,約占全國的70%。開通運行全球最長的“義新歐”中歐班列,積極建設義甬舟開放大通道,建成全國縣級市首個國際郵件互換局和交換站、全省唯一鐵路臨時開放口岸、全省第四個空港口岸、全省第四個保稅物流中心等開放功能平臺。涉外管理服務體系日益完善,建有國際貿易服務中心,為外商提供“一站式”服務。
義烏有13個國家級產業基地,1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1個省級產業集聚區,2.67萬家工業企業,并涌現了一批行業“單打冠軍”,其中無縫內衣產量占全球的30%、全國的80%。全市擁有市場主體總數約85萬,占全省的1/12、全國的千分之五,被評為全國十大創客之城。會展、金融、物流等現代服務業發達,有義博會、文交會、森博會、旅博會等國家級展會和進口、電商、裝備等專業展會,每年舉辦各類展會超過150個。金融服務靈活多樣,物流便捷高效,吸引了越來越多客商來義烏投資創業。義烏形成了輻射國內全球的物流網絡,是全省主要的內陸港、全省“四港”聯動示范城市,也是全國最大的零擔貨物配載中心和首批國家物流樞紐之一,被聯合國亞太經社會列為國際陸港城市。美國聯邦快遞等全球快遞巨頭和馬士基等全球知名海運公司都在義烏設立了分公司或辦事處。
義烏除獲國務院批復開展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之外,還獲批開展國家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試點、全國現代物流創新發展試點、電子商務大數據應用統計試點等多項國家級改革試點,近年來先后承接了20項“國字號”改革試點和28項省級改革試點,擁有優越的先行先試政策環境。許多重要制度創新成果在全省全國復制推廣,市場采購貿易在全國復制,率先推進宅基地“三權分置”,率先打造“無證明城市”,“村務清廉釘辦”成為全省首場數字化改革新聞發布會五個應用成果之一。義烏是全國首個擁有邀請外國人來華審批權限的縣級市、全國首個開展個人跨境人民幣業務的試點城市、全省首個擁有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登記管理權限的縣市,成立全國首個行政復議局、全省首個不動產統一登記中心。圍繞建設一流自貿試驗區,正在深入推進貿易、投資、資金、運輸、人員進出五大自由便利和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改革。
義烏歷史悠久,素有“文化之鄉”的美譽,千年歷史形成了“勤耕好學、剛正勇為、誠信包容”的“義烏精神”,道情、婺劇、武術等特色文化賦予了城市獨特的韻味。邀請外商、外來建設者參與社區管理,參與人大、政協兩會,不同國家、不同地區、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的群眾在義烏和諧相處,共同創業。加快建設美麗義烏、平安義烏,獲評“兩美浙江特色體驗地”、五水共治“大禹銀鼎”、平安“金鼎”。近年來,義烏已先后榮獲全國文明城市、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國家森林城市、全國綠化模范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首個國際商務旅游目的地城市等榮譽稱號。
“小商品海洋,購物者天堂”——義烏,熱忱歡迎您的到來!